58亿豪赌?国晶酒业茶酒梦碎,创新还是自掘坟墓?
茶酒豪赌:国晶酒业的58亿豪赌,是创新还是自掘坟墓?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:茶酒概念的残酷真相
国晶酒业豪掷58亿入局茶酒市场,这魄力着实让人捏一把汗。想必他们是认准了“新一代中国酒”的巨大潜力,意图在白酒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。但说实话,茶酒这玩意儿,听着新鲜,实际操作起来,简直就是个“坑”。白酒市场风云变幻,巨头林立,你一个新品牌,上来就玩这么冷门的概念,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?这与其说是创新,我倒觉得更像一场豪赌,赌赢了,可能真能开辟新天地;赌输了,那可就是58亿打水漂,尸骨无存。茶酒融合,听着文艺范儿十足,但消费者买不买账,那才是硬道理。别到时候落得个曲高和寡的下场,那就贻笑大方了。
销量滑铁卢:光鲜背景下的窘迫
金汤匙的重量:资源优势与市场表现的错位
含着金汤匙出生,这话说的一点没错。背靠天昌投资这棵大树,国晶酒业的起点比多少酒企高了不止一个档次。人家一上来就有雄厚的资金支持,可以任性地搞研发、铺渠道、做宣传。可现实呢?淘宝旗舰店那惨淡的销量数据,简直让人不忍直视。几十个人的付款人数,跟当初58亿的豪情壮志比起来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这就好比一个富二代,拿着家里的钱创业,结果赔了个底朝天,空有一身资源,却玩不转市场,你说尴尬不尴尬?
小众品类的悲歌:茶酒融合的困境与消费者的认知鸿沟
茶酒,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个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概念。白酒市场,浓香、酱香、清香才是主流,消费者认的就是这个味儿。你突然冒出来个茶酒,消费者一脸懵逼,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。茶是茶,酒是酒,硬要凑一块儿,反而不伦不类。消费者又不傻,凭什么要花钱尝试一个自己都不了解的东西?这就像你突然推出一款榴莲味的臭豆腐,估计没几个人敢下嘴吧?
重金营销的无效:钱没少花,效果在哪?
国晶酒业号称砸了15亿做品牌策划营销,结果呢?从目前的效果来看,这钱估计是打了水漂。营销推广,讲究的是精准定位,找准目标人群。你不能对着一群不喝酒的人,硬推销你的酒,那不是白费力气吗?还有,宣传内容也得有亮点,得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。光喊口号、吹嘘概念,没啥实际意义。你得告诉消费者,你的茶酒到底好在哪里,跟别的酒有什么不同。不然,消费者凭什么要选择你?
奖项迷雾:镀金还是造假?
巴拿马金奖的闹剧:花钱买来的荣誉,价值几何?
国晶茶本酒的宣传资料里,那些个“联合国千年金奖”、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”之类的头衔,简直晃瞎眼。乍一看,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荣誉。可仔细一扒,这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现在都快成笑话了。花10万美元就能买一个,这跟古代花钱捐个官有什么区别?这种花钱就能搞定的奖项,含金量能有多少?说白了,就是个镀金的玩意儿,用来忽悠消费者的。
违规生产的警钟:环保问题背后的企业良心
更让人无语的是,国晶酒业竟然还被查出生产违规。百色市生态环境局的检查报告,简直是触目惊心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这家企业根本就没把环保当回事,为了追求利润,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。这种企业,良心何在?消费者又怎么敢放心购买它的产品?
信誉危机:奖项争议与违规行为的双重打击
奖项造假,生产违规,这两件事加起来,足以让国晶酒业的信誉扫地。一个企业,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和责任感都没有,那它还能走多远?消费者不是傻子,他们会用脚投票的。一旦消费者对你失去了信任,那你再想挽回,可就难上加难了。
定价的挣扎: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定位
茶酒市场的夹缝:小众品类的生存空间
茶酒本就属于小众市场,在这个市场里想突围,难度系数堪比登天。浓香、酱香这些老大哥已经把地盘瓜分干净,留给茶酒的空间实在有限。你挤不进去,就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,这滋味能好受吗?
价格体系的混乱:高低端脱节,如何赢得市场?
国晶茶本酒的价格体系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高端产品卖到近千元,低端产品却只有一百多,价格跨度这么大,明显是脱节的。这就像一家餐厅,既有米其林级别的菜品,又有路边摊的小吃,让人感觉非常不协调。
百元小酒的悖论:高价低质,谁来买单?
139元的100ml小酒,这价格简直离谱。同样是小酒,小郎酒的价格可比它亲民多了。国晶茶本酒的小酒,既没有品牌优势,也没有性价比优势,消费者凭什么要买你的?
高端定价的豪赌:品牌力不足,如何支撑千元身价?
敢把一款新品牌的酒卖到近千元,国晶酒业的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。高端白酒市场,是茅台、五粮液这些老牌名酒的天下。你一个新品牌,没有任何品牌积淀,就想跟这些大佬叫板,简直是蚍蜉撼树,自不量力。没有足够的品牌力和品质支撑,你的千元酒,卖给谁?
深度剖析:国晶茶本酒的未来猜想——悬崖勒马,还是坠入深渊?
国晶酒业现在的情况,说白了就是骑虎难下。58亿已经砸进去了,想全身而退,谈何容易?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很可能越陷越深,最终血本无归。现在摆在国晶酒业面前的,只有两条路:要么悬崖勒马,痛定思痛,重新调整战略;要么一条道走到黑,最终坠入深渊。
我个人认为,国晶酒业现在最应该做的,是放下身段,脚踏实地。别再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,先从小众市场做起,慢慢积累口碑。在产品研发上,多听取消费者的意见,别再闭门造车。在营销推广上,别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,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。最重要的,是要把产品质量搞上去,让消费者真正认可你的产品。
如果国晶酒业能够做到这些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但如果他们还是执迷不悟,继续玩概念、搞噱头,那等待他们的,恐怕只有黯然退场。毕竟,市场是残酷的,消费者是聪明的,谁也忽悠不了谁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